電話:0539-8819616 傳真:0539-8819616 地址: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濱河東路與解放路交匯
Copyright ? 臨沂河東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19005854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臨沂
新聞資訊
省政府辦公廳就進一步加強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提出意見
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魯政辦字〔2019〕170號 各市人民政府,各縣(市、區)人民政府,省政府各部門、各直屬機構: 為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,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,消化存量、嚴控增量,提高土地資源供給質量和效益,推動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建設,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,經省政府同意,現提出如下意見。 一、夯實工作責任,明確目標任務 各市、縣(市、區)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,切實轉變“重增量、輕存量”觀念,在深入挖潛、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上下功夫,采取堅決措施,確保取得實效。自2019年起,全省每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0萬畝左右;到2022年年底,全省前5年平均供地率達到80%以上。到2020年年底,將全省截至2019年4月30日經核實后的閑置土地,除司法查封外,全部處置到位。對新產生的閑置土地及時有效處置。 二、分類施策,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 ?。ㄒ唬└纳乒獥l件,加快項目落地。繪制批而未供土地位置分布“一張圖”,實行“掛圖作戰”。對未落實項目的土地,當地政府要加大招商推介力度,運用“一張圖”推行“以地招商”,引導項目優先選址,充分利用。對已落實項目但因征地拆遷、基礎設施不配套等原因不能及時供應的,統籌運用財政資金、土地儲備債券資金,大力吸引社會資本,發揮好土地儲備職能作用,加快征地拆遷、補償安置、前期開發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,創造條件加快土地供應。 ?。ǘ┙y籌解決因規劃問題造成的批而未供。對因規劃調整、產業政策變化等原因造成項目無法繼續實施的,由相關市、縣(市、區)政府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(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城鄉規劃)的前提下,依法依規調整規劃用地性質和規劃條件。對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城鄉規劃實施中存在矛盾的圖斑,按照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要求,作一致性處理,作為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礎。 ?。ㄈ┲С峙垂┩恋卣{整利用。對因規劃調整、生態環境保護等原因確實難以開發建設,且土地利用現狀未改變的批而未供土地,相關市、縣(市、區)政府可逐級申請報原批準機關批準進行區位調整。屬于同一批次的,應當一次性調整處置到位,不得拆分或多次處置。多個批次需處置的完整地塊可調整到同一新的批次使用。批次區位調整擬調入地塊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(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、城鄉規劃)。各市、縣(市、區)政府要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,統籌考慮批而未供土地調整利用布局問題。 ?。ㄋ模┩咨铺幚砦垂┘从猛恋?。對于項目用地未供即用等違法行為,要及時查處,依法辦理供地手續。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已建成的公共道路、公共綠化帶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用地,以及不能按宗地單獨供應的邊角地,經市、縣(市、區)政府同意后,可將《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》直接核發給相關部門。 三、一宗一策,依法處置存量閑置土地 ?。ㄒ唬┙y籌處理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。對可以利用的閑置土地,落實責任部門,明確規劃條件、落實拆遷補償方案、完善基礎設施配套,消除開工障礙,促進項目盡早開工建設。對短期內無法開工建設的,由當地政府安排臨時使用,待項目具備開工建設條件,土地使用權人重新開發建設。對因政府調整規劃或建設條件、軍事管制、文物保護及不可抗力等原因,造成土地確實無法動工建設的,經協商一致,有償收回土地使用權,或以協議出讓方式置換其它價值相當、用途相同的國有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。 ?。ǘ┮婪ㄌ幚硪蚱髽I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。堅持“以用為先”,通過采取約談、信用懲戒等行政、經濟、法律綜合措施,督促企業限期開發。對未按約定開工建設超過一年的,按規定征繳土地閑置費;對超過兩年未開工建設的,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。對難以實施的,由當地政府主導,有關部門協同配合,必要時商司法機關參與,采取有效措施,實施聯合處置。 ?。ㄈ┓e極推動“涉法涉訴”閑置土地處置。對因司法查封導致無法開工建設的,政府主動協助司法機關協調理順閑置土地債權債務關系,可利用政府平臺公司“搭橋”等方式依法進行處置。 ?。ㄋ模┯行Щ狻吧嫜荷嬖L”閑置土地難題。對部分政府主導,土地儲備機構或政府平臺公司具體實施,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形成的閑置土地,應商金融機構依法按照市場化原則置換抵押物,或先行處置閑置土地后統籌償還貸款,切實落實國家防范化解地方隱形債務風險的有關要求。對因群眾信訪等原因無法開工建設的,當地政府應加大溝通協調力度,妥善化解矛盾,盡快促成項目開工建設。 四、源頭防范,嚴控新增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 ?。ㄒ唬┘哟蠊澕s集約用地力度??茖W編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,發揮土地利用計劃調控作用,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控制標準,實現土地精細化管理,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,發揮土地最大效益。 ?。ǘ嵭芯珳收鞯毓┑?。推進招商、征地、供地、建設和監管的全流程有機融合,提高項目引進、選址、供地精準度,推行標準地、租讓結合等供地方式改革,通過事先做評價、事前定標準、事中作承諾、事后強監管,以供地模式、服務模式創新促進更多高質量項目落地。 ?。ㄈ嵤┘s束懲戒措施。完善合同履約監管制度,探索采取銀行履約保函等形式加強土地供后監管,增強土地使用權人履約自覺性,遏制圈地囤地行為發生。推進土地市場信用體系建設,將企業閑置土地等違規違約行為相關信息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,通過“信用中國(山東)”進行公開公示,對嚴重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。 ?。ㄋ模﹦撔掠玫乇O管模式。各市要結合“標準地”等供地方式改革,探索實行項目“雙合同”監管機制。在市、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時,分別由項目所在地的區政府(開發區管委會)、鄉(鎮)政府與受讓單位簽訂建設項目履約監管協議,明確項目投入產出、建設要求、違約責任及處罰措施等內容。項目開工建設、竣工投產等達不到約定條件的,由部門按職能分工依法依約進行處置。 五、強化措施,確保取得明顯工作成效 ?。ㄒ唬┖粚嵐ぷ骰A。各市、縣(市、區)要對批而未供地塊逐一核查,查清批準時間、位置、權屬、面積、是否實施征地、利用現狀以及未供原因等情況;逐宗查明閑置土地供應方式、時間、面積、位置、價格、用途、約定開工時間、未開工建設原因等情況。建立完善包含地塊基本信息、形成原因、處置措施、處置進度、責任單位等要素的工作臺賬和數據庫,實施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動態管理。 ?。ǘ娀綄z查。將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列入自然資源督察事項,加強對各市的督導檢查,定期對各市盤活處置進展情況進行通報。將反映強烈、應收未收、久拖不決的閑置土地問題列為重點案件,逐宗掛牌督辦。省政府將對工作組織不力、進展緩慢、成效不明顯的市、縣(市、區)進行約談,對問題嚴重的,嚴肅追責問責。 ?。ㄈ﹪栏駥嵤┆剳?。實施增存掛鉤機制,每年明確各市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任務,對全面完成處置任務的市,在安排下一年度建設用地計劃時,予以新增計劃指標獎勵;對任何一項任務未完成的,相應核減新增計劃指標。對不能按期完成年度處置任務、前5年平均供地率未達到65%的市、縣(市、區),除國家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項目外,暫停新增建設用地審批和供應。 ?。ㄋ模┘訌娊M織領導。建立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,明確自然資源、發展改革、財政、住房城鄉建設、商務等部門職責,共同落實監管責任,確保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取得明顯成效。
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9年10月14日印發 |